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 Shandong 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nd New Battery Technology
研究生招生
当前位置:
招生信息
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
2021-09-20
打印本页
分享至:

化学 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2011年3月,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和山东省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强省建设的重大突破,在氢能和能源气体存储、新型电池技术和储能和催化与生物质能源等领域进行应用基础和技术研究,其中在硼烷类含氢材料、MOFs储氢材料、太阳能电池敏化剂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突出成果。实验室研究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已形成一支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中青年骨干发展潜力大的学术队伍。目前,实验室所用仪器累计达到1.5亿元,包括热场型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双束FIB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功能荧光光谱仪等高端测试设备,为创新中心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充分保障。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能够从事能源化学方面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向

(一)功能配位化学

(二)化学储能材料

(三)新型电池材料

(四)电分析化学

(五)功能有机材料

四、学制及在校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为一年,学位论文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一年。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完不成学业者,可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含休学),五年后,按相关程序注销其学籍。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五、培养方式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采取课程学习和科研论文相结合,实行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制,鼓励研究生入校即进入课题,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同步进行。

六、学分要求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包括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两部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研究生在毕业资格审查前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否则学位论文不予外审,不允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七、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成绩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合格获得学分。培养环节中学术活动、实践活动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合格获得相应学分。

学位课程不允许申请免修。课程考核成绩不合格须随下一级重新修读,学习成绩单中此门课程显示重修。因成绩不合格且在毕业资格审查前未完成重修者,应申请延期毕业。

八、培养环节

(一)学术活动

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做学术报告等。在读期间,应参加至少10次的学术讲座,主讲不少于2次的学术报告。导师负责考核评价,通过者获得1学分,学术活动材料学院存档备查。

(二)实践活动

研究生应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工作量应不少于32学时,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社会实践主要以指导本科生实验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由学院、指导教师和导师综合评定。实践活动材料学院存档备查。

(三)中期筛选

按《聊城大学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的意见》(聊大校发[2004]135号)执行,第四学期进行,该项1学分。

(四)学位外语和科研成果

参照《聊城大学关于规范研究生学位外语和科研成果基本要求的意见》(聊大校发[2014]114号)文件执行。

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毕业申请学位,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公开发表1篇以上(含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不包括增刊、专刊和一般会议论文集)。

2.导师第一位或学生第二位获得1项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3.第一位取得1项通过厅级及以上鉴定的应用性研究成果。

说明:导师应该对学生论文全面负责,论文需要送审时,如果没有发表文章接收函,导师应对学生文章的投稿情况作出说明,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送审,但答辩时如果仍然没有接收函,一律不允许答辩。

九、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论文开题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须在第三学期的9月份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从通过开题论证到定稿提交,应有一年以上的写作时间。

开题之前,在学生与导师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在三方(研究生本人、原导师、新导师)都同意的前提下,允许学生申请更换导师。开题之后原则上不允许再更换导师。

(二)论文中期检查

导师组根据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五学期的9月份完成。

(三)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申请

第六学期4月份,研究生向学校提出毕业及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学院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审查研究生的毕业资格,经研究生处审核通过,方可取得参与学位论文外审、答辩的资格。

(四)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论文评阅、答辩工作,具体按照《聊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及相关文件要求进行。

十、附则

本培养方案自2021级学生开始实施。

 

 

化学  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6000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考试

 

16000005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2

16000001

基础英语(一)

48

3

1

16000002

基础英语(二)

48

3

2

基础课

19120101

应用合成技术

48

3

1

19120102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48

3

1

19120103

生物无机化学

48

3

1

考试或

考查

19120104

无机合成

48

3

1

19120105

高等无机化学

48

3

1

19120106

分离科学与技术

48

3

1

19120107

电分析化学

48

3

1

19120108

光分析化学

48

3

1

19120109

金属有机化学

48

3

1

19120110

高等有机化学

48

3

1

19120111

有机合成化学

48

3

1

19120112

计算化学基础

48

3

1

19120113

化学热力学与溶液化学

48

3

1

19120114

表界面与催化化学

48

3

1

19120115

功能高分子

48

3

1

19120116

高等高分子化学

48

3

1

非学

位课程

16000006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

32

2

3

考查

16000007

创新就业指导

32

2

4

 

19120117

电化学

32

2

1

 

专业

19120118

单晶结构分析

32

2

1

考查

19120119

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

32

2

1

19120120

配位化学

32

2

1

19120121

色谱分析

32

2

1

19120122

界面分析

32

2

1

19120123

细胞化学生物学

32

2

1

19120124

计算化学软件应用基础

32

2

1

19120125

统计热力学

32

2

1

 

 

 

19120126

物理化学新进展

32

2

1

考查

 

19120127

超分子化学

32

2

1

19120128

天然高分子

32

2

1

19120129

高分子多相聚合物

32

2

1

19120130

化学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

16

1

1

19120131

专业英语

32

2

1

19120132

现代化学实验

32

2

2

培养环节

S19120101

学术活动

学术报告(听取10次)

 

1

1-6

考查

 

学术讲座(做2次)

S19120102

中期筛选

 

 

1

4

S19120103

社会实践

 

32

1

3-6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补修课程

19120133

结构化学

48

0

1

考试

不计学分

19120134

仪器分析

48

0

1

 
友情链接